氧化鋯陶瓷(Zirconia Ceramic),陶瓷種類,外觀呈白色,含雜質時呈黃色或灰色,一般含有HfO2,不易分離。具有熔點和沸點高、硬度大、常溫下為絕緣體、而高溫下則具有導電性等優(yōu)良性質。那么,下面越飛陶瓷小編科普一下氧化鋯陶瓷制造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以下形狀誤差:
成型階段
收縮不均勻:氧化鋯陶瓷在燒結過程中會發(fā)生體積收縮,如果在坯體內部各部分收縮程度不一致,就會導致形狀誤差。例如,坯體的邊緣部分散熱較快,收縮程度可能會大于中心部分,從而使陶瓷制品產生翹曲、變形等問題。這可能是由于坯體在成型時密度不均勻、模具設計不合理導致熱量傳遞不均勻等原因引起的.
脫模變形:在一些成型工藝中,如注漿成型、熱壓鑄成型等,當坯體從模具中脫出時,可能會因為脫模力的作用而發(fā)生變形。如果坯體的強度不足、模具的脫模斜度不夠或脫模操作不當,都容易使坯體在脫模過程中出現(xiàn)局部變形、尺寸偏差等情況.
脫脂排膠階段
有機物殘留:除干壓成型外的其他成型工藝,通常會添加塑化劑等有機物,在脫脂排膠過程中,如果脫脂不充分,有機物殘留會導致陶瓷坯體在后續(xù)的燒結過程中產生膨脹、開裂等問題,進而影響形狀精度 。這可能是由于脫脂溫度、時間控制不當,或者脫脂設備的脫脂效果不佳等原因造成的.
燒結階段
溫度不均勻:燒結爐內溫度分布不均勻是導致氧化鋯陶瓷形狀誤差的常見原因之一。如果陶瓷坯體在燒結過程中各部位所受溫度不同,會引起不同程度的收縮,從而產生形狀偏差。例如,靠近加熱元件的部位溫度較高,收縮較大,而遠離加熱元件的部位溫度較低,收縮較小,最終導致陶瓷制品出現(xiàn)彎曲、扭曲等變形現(xiàn)象.
保溫時間不合理:保溫時間過短,會使氧化鋯陶瓷的燒結不完全,坯體內部的氣孔未能充分排除,導致陶瓷的密度不均勻,從而產生形狀誤差;保溫時間過長,則可能會使陶瓷坯體過度收縮,甚至出現(xiàn)過燒現(xiàn)象,導致陶瓷制品的尺寸變小、變形,并且還會降低其力學性能.
加工階段
刀具磨損:由于氧化鋯陶瓷的硬度較高,在加工過程中刀具容易磨損。刀具磨損后,會導致切削力增大、切削精度下降,從而使陶瓷制品的表面質量變差、尺寸精度降低,出現(xiàn)形狀誤差。例如,在使用金剛石刀具進行切削加工時,如果刀具磨損嚴重,會使切削刃變鈍,無法精確地切除材料,進而影響陶瓷制品的形狀精度.
裝夾變形:在加工氧化鋯陶瓷時,需要對坯體進行裝夾固定。如果裝夾力過大或裝夾方式不合理,會使坯體產生變形,這種變形在加工完成后可能無法完全恢復,從而導致形狀誤差。特別是對于一些薄壁、細長或形狀復雜的陶瓷制品,裝夾變形的問題更為突出.
磨削精度問題:磨削是氧化鋯陶瓷加工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在磨削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精度問題。例如,磨削時的進給深度、進給速度等參數(shù)控制不當,會導致磨削量不均勻,使陶瓷制品的表面平整度下降、形狀精度降低。此外,磨削設備的精度、磨具的質量等因素也會影響磨削精度,進而產生形狀誤差.